焦点|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获专家肯定,采矿迹地复
来源: 平远电视台   发布时间: 2016-06-05 11:12   1999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仁居镇黄畲采矿迹地曾因受严重污染而荒废了20多年,去年开始,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晓阳在当地实施了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,成效明显,目前原本寸草不生的地块已经复绿渐变良田。

视频链接:

  https://v.qq.com/iframe/preview.htmlvid=m0304mzrb1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   仁居镇黄畲采矿迹地曾因受严重污染而荒废了20多年,去年开始,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晓阳在当地实施了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,成效明显,目前原本寸草不生的地块已经复绿渐变良田。

  


    近日,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一行深入仁居镇黄畲采矿迹地,到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现场查看。在项目实施现场,可以看到,改良后地块所种植的大豆长势郁郁葱葱,旁边种植的辣木已经长叶吐蕊,山上种植的银叶金合欢等树种已经绿意盎然。

 
    据了解,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陈晓阳教授带领的“废弃矿山及周边受污染农田综合生态修复”团队与广东华鼎新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承担,于2015年7月开始在我县仁居镇黄畲稀土采矿废弃地选定200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。


    该项目执行“把青山献给社会,把良田还给农民”的宗旨,以将荒山复绿、污染农田恢复可耕性作为目标,将山上污染源与山下受污染农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生态修复。根据前期的科学试验,土壤改良以秸秆还田、施加有机肥、添加生物菌剂及蚯蚓来实现,经过多次优化植物和土壤改良剂配置,最终在山上种植银叶金合欢、海南红豆、狼尾草等木本植物和多年生、根系庞大的草本能源植物为主,增加土壤有机质、固定污染物并防止水土流失;山下则种植辣木和大豆、剑豆等能源植物,在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,改良受污染农田土壤。


    在当天召开的评估会上,专家组充分肯定了“金属矿区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”项目的实施成效,认为该项目在土壤改良方面以低成本、生态友好及可持续性为出发点,在植物选择上,兼顾生态性和经济性、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结合,使示范地一改之前的荒芜景区,逐渐披上了绿衣,成效明显。专家组建议县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,使之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。